云南腾冲和顺,遇见一个儒雅而又浪漫的世界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地方,你可以去;

但唯独这个地方,我想跟你来一场相遇;

因为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合适的了~

它地处最西边的高黎贡山腹地的腾越盆地,是徐霞客口中的极边之城。

它是一个文化多元、历史厚重,充满梦幻和传奇色彩的地方。

因为我想遇见一个谦谦君子的你,一个温润如玉的你。

所以我坚信,你也一定跟我一样爱上这个古镇,

在你的沧海桑田里,在你心灵的方向上,站在和顺的指尖。

01

有一个地方,和顺

有人说,如果想要感受纯粹的民风古韵,那请一定要来一次和顺。

和顺原名是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改名为“河顺”,

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

五山环抱,三泉交汇,两水穿流。

村庄依山而建,民居粉墙瓦黛,从山下至半山坡延伸,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这里的名木古树更是茂密遮天,其森林覆盖率超70%,

和顺就是一个富含负氧离子的巨大“绿色空调”和“天然氧吧”。

温润如玉,上善若水。

这里是云南保山腾冲和顺,一个山水相依的和顺。

这里的古老建筑群置身于一片火山热海之中,

耳边回荡着商贾马帮的铃声,飘溢着耕读人家的书香,播撒着大众哲学的思想,更留下壮怀激烈的悲歌!

一生不去体验一次和顺的美,或许这也是一种遗憾。

02

和顺!和顺!

一个山清水秀、古色古香的小镇

无数旅行者往来于此,便是为了心中那份念想。

走在和顺古镇,我们一起被时光遗忘,体验它的缓慢悠长,古朴和谐。

在和顺,你可以欣赏那一缕金黄的油菜花田,还有那一泓溪流绕镇而过的碧蓝;

还有热海空气里弥漫着的硫磺味道,蒸腾而起的白气。

悠悠水草风姿摇曳,几只白鹭水间漫步,凉亭牌坊辉映夕阳。

街巷纵横交错,一砖一瓦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黛瓦飞檐旧青石,幽幽古镇韵成诗。

河面微波荡漾,宛若江南水乡;

“频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

初春和顺之景,不亚于此。

和顺的祠堂、牌坊、古宅都是明清时期的,遍布古镇,

犹如穿越古今,如梦似幻,恍若隔世。

这里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还有中西合璧的建筑,

罗马式拱门和中式雕花木窗,恰到好处地混搭在一起。

推开古老厚重的木板门,屋檐下挂着的一排德国马灯是先祖“走夷方”的见证。

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地

走过一条条被岁月风雨磨砺得发亮的火山石铺成的小巷里,浪漫且温柔。

清晨,阳光洒满和顺,走在老街的青石板路,沿着山坡往上扬。

豆腐、茶砖、山菌,还有那些没见过的蔬菜,没吃过的水果,听不懂的吆喝。

漫步在老街熙熙攘攘的集市,感受着古镇原著居民的淳朴和谐。

闲来无事在阳光的沐浴中走一走,听风看山品酒饮茶。

穿上汉服行走于古老建筑和宁静美好的岁月中,

这里没有吵闹,也没有拥堵,有的只是巷子里的欢声笑语,

任时光流逝、岁月神偷,无丝毫疲倦和焦躁之感,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来到「和顺图书馆」,中国第一座乡村图书馆,门廊上五个大字由胡适题写。

“走笔之处,俱是文明;落景之处,全是书香”。

这样一座保藏珍贵古籍万余册的图书馆,在历史的笔记里,温婉提笔,又从容如诗。

弯子楼的老宅子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守着祖宅,

微笑着向孩子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在她的面庞上,可以看见时光的影子。

「寸氏宗祠」流年搁浅了岁月,但时光并未黯淡了深宅。

古镇的小河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洗衣亭

几根木柱撑着一座青瓦顶,

亭子飞角翎脊,古朴典雅,亭下水面上铺着一条条成井字状排列的光滑石板。

夜幕下的古镇非常安静,

和丽江相比,没有喧嚣,有的只是漫天的星光和月色洒在青石板上。

从早到晚慢悠悠的的逛着,享受一份难得的舒适和宁静。

旅途奔波,这里的温泉清幽和温润。

600多年的洗礼,时代的迅猛发展似乎只发生在外界,

和顺是那么安静自然,即使你跑了那么久,那么远也会停下来!

03

亦商亦儒的和顺

和顺古镇,虽然不大,但历史很悠久,居然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云南最大的侨乡,

当地的汉族人很多都是明初来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川渝和江南后代。

它曾经也是马帮重镇、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很多文化都在这里交融。

600多年的历史中有记载的商业历史就有400多年。

近百家商号中,有60多家是跨国商号,

分支机构遍布于国内各大商埠和南部亚洲,

行进在西南古道上繁忙的马帮,驮出了一个繁荣鼎盛的丝路侨乡。

他们不仅为和顺的对外贸易做出了贡献,

同时也是中缅两国政府和人民友好的桥梁和纽带,

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民族气节,是有品格的儒商。

如福盛隆的创始人寸尊福为支持辛亥革命,大量捐赠钱财,

孙中山先生赞誉他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

抗战期间,和顺不少商号为抗战踊跃捐赠,

永茂和为了提高物资运送效率,自购道奇卡车,日夜奔驰在滇缅公路,

作为当时中国与外界相连的唯一国际通道,运送的物资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20世纪50年代初,永茂和李氏家族捐资购买战斗机支持抗美援朝。

这样的故事在和顺的商号中数不胜数。

和顺人民有一种特有的家国情怀,那是深深刻在骨子里面的。

古镇与江南一些古镇的不同之点一望而知。

这里风景秀丽,恰似江南;充满着古朴典雅与人文情怀。

在厚重历史中,还洋溢着古镇的边陲风情与家国情怀。

如今,曾经辉煌过的跨国商号,只留下了牌匾、印章、信件等老物件,

从这些细碎的物件,我们依然能看得出这群商人的勇敢聪慧,

用他们的马帮,用他们的脊梁,

撑起了这个边陲小镇的爱国信念,书写了和顺财富背后的传奇。

和顺人不仅会做生意,可他们的根依然在家乡。

对于和顺人来说,踏上那艰险的商贸古道是为生活所迫,

翻山越岭的另一边没有尽头,家乡才是永远的挂念。

多数成功的商人都会荣归故里,

建造起精美的家院、宗祠,兴办教育,边陲蛮荒逐渐传出了书声朗朗。

历史厚重的和顺,不仅出了翡翠大王寸尊福、张宝廷,

还出了400多名秀才,比如:

民国元老李根源、“人民哲学家”艾思奇、教育家寸树声,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和顺人。

和顺人兴文重教:常常有人在外放牛,就自己回图书馆看书去了。

和顺,有一种潮湿,会给你错觉这里就是江南,

但再看大山,其实江南是没有的。

这里的山不嶙峋桀骜,它虽壮实,却有着静若处子的温敛。

在这里,这里灯火通明,古城愈发清晰;夜晚的空气清冷舒逸。

在这里,恣意徜徉,下车步行,心情愉快。

一切都刚刚好,随着性子在这儿来一场佛性之旅;

丢掉繁忙的工作,抛弃嘈杂的俗世凡尘,

奔赴腾冲和顺,遇见一个儒雅而又浪漫的世界……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军旅户外是为爱好户外旅游的战友和朋友,搭建的相识相知相聚的平台。以户外旅游为主线,以结交朋友为主旨,以健康快乐为主题。传播户外旅游文化,分享户外旅游资讯,提供户外旅游服务。

云南旅游网

云南旅游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纯属个人兴趣爱好。初衷就是免费分享的云南旅游攻略、云南旅游景点、云南旅游线路的旅行分享个人博客网站。遵循初心,为喜欢和想来云南旅游朋友介绍我们大云南。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